杨国源研究团队联合发表关于脑血管畸形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17-08-28 15:18:00
 脑动静脉畸形是中青年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致死致残率高。那么,其发病机制如何?临床上是否有针对病灶的有效治疗方法呢?最近,国际顶级神经科学学术期刊《Annals of Neurology》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杨国源课题组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朱巍课题组的最新联合研究成果——脑血管畸形形成的新证据。论文题目为“MicroRNA-137 and -195* inhibit vasculogenesis in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据杨国源教授介绍,脑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BAVM)是一种血管发育异常导致动静脉直接短路的疾病。长期以来,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上也缺少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microRNA参与了脑血管发育,但在脑动静脉畸形这一疾病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却为空白。联合研究团队,首先通过“高通量RT-PCR方法”大规模[A1] 筛选相关microRNA,得到了脑动静脉畸形组织中的特异性microRNA表达谱,并从739个microRNA中,最终找到了2个[A2] 在脑动静脉畸形中低表达的microRNA。通过进一步分子生物学实验,发现它们能够抑制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迁移和成管作用,与动静脉畸形的异常发生有密切关系。为了寻找这两个microRNA下游特异性调控靶位点,研究团队采用了先进的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出3933个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他们分别找到了MicroRNA-137 和microRNA-195*的下游调控蛋白网络,为临床上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寻找关键的治疗靶位点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该论文阐述了MicroRNA-137 和microRNA-195*通过改变AVMSMCs的表达特性,抑制AVMs中血管生成,MicroRNA-137 和microRNA-195*的缺位表达导致异常血管生成,进一步拓展了出血性卒中的临床诊治思路。黄俊博士为第一作者,杨国源与朱巍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近年,杨国源教授研究团队围绕MicroRNA与卒中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连续发表了多篇原创性研究文章,分别刊载在《JCBFM》《Eur Neurol》《BMC Neurol》等国际著名临床医学学术期刊。对microRNA在临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收到学术界广泛关注。
    经过4年多的探索研究,杨国源教授带领团队,和多个课题组合作,从分子、细胞和组织层面揭示了脑血管发育的关键步骤,并对各类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干预,以及神经影像学、干细胞与基因治疗在临床上转化医学研究,进行了多层次的深入探索。对于课题组连续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并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医学领域高被引学者前十名,杨国源教授感慨道:学术研究需要稳固而高素质的科研团队,临床上的医学转化,则需要深入患者,与医院等一线单位建立紧密的强强合作关系。二者高山流水,与志同归。希望能聚焦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紧密结合临床医学,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及临床医学发展需要,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活动。(黄娟娟)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