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暨第七届医工(理)交叉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徐汇校区浩然大厦开幕。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及上海交通大学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研究生会联合举办。本期论坛以“机器人助力康复”为主题,邀请在本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介绍学科前沿进展及科研经验,旨在给相关领域研究生提供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促进海内外研究生交流研究成果和心得。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9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党委副书记周申申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学术研究需要交流与碰撞,她希望研究生抓住这样难得的交流机会,聆听报告、交流论文、沟通思想、研修方法,更好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进一步增强学术洞察力、提高学术敏感度,早日产生更多的学术成果,成为更优秀的杰出人才。
论坛期间,来自ETH的Robert Riener教授带来了题为“The future of rehabilitation robotic”的报告,来自EPFL的Mohamed Bouri教授做了主题为“Challenges, barriers and perspectives to use exoskeletons in activities for daily living”的特邀报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杨国源教授进行了题为“Stroke rehabilitation in SJTU”的特邀报告,还有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单春雷教授做了主题为“Mirror neuron and embodied cognition based treatment for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phasia and hemineglect”的特邀报告。他们分别从康复机器人的前景、外骨骼机器人、以及中风康复等多个角度向大家展示了机器人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发展与挑战,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场学术盛宴。与会师生也充分利用提问环节与会议间歇与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
研究生口头报告与墙报展示的环节同样精彩。本次论坛面向全国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征集论文,共有17位研究生代表就各自研究课题进行了口头汇报,5位研究生代表做海报展示。他们的报告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涉及到了康复机器人设计、康复机器人控制、运动康复训练、虚拟现实康复应用、运动康复治疗等多个方面。与会代表相互讨论和交流,从他人的工作中收到启示,在学科交叉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参与评审的老师们也对每一个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并结合自己科研经历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报告后评审组长Robert Riener对论坛活动进行了总结,代表主办方对与会研究生代表展示出的科研素养表示赞赏,对志愿者的工作表示感谢,同时也从天赋、努力和机遇等角度鼓励同学们追求卓越,不断进取。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暨第七届医工(理)交叉研究生学术论坛在颁奖典礼后落下帷幕。经过专家对每一个口头报告以及墙报展示的评审,论坛共评出口头报告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墙报展示优秀奖5名。
本次论坛拓展了学院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深化了专业知识、激发了创新思维,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在展示各大高校研究生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时,促进各个学科领域优秀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学院独具一流的交叉科研团队为与会学生在学科交叉、科技创新方面提供了指导性建议,能进一步促进交叉学科的纵深发展。